如果说唐妆的关键字是“红”,那么宋妆的关键字则是“白”。如果说唐代更重视腮红,那么宋代则更重视修容。宋代女子化妆,强调清新淡雅,“有妆胜无妆”,过于浓重的色彩不再流行,面部本身的结构获得了更多的关注,妆容脱离了魏晋至南北朝的装饰风格,不再为了引人注目而存在,而是着力于衬托面容本身的美感,这也是中国妆造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。
宋代最流行的一种妆容叫做“三白妆”,许多流传下来的美术作品中,都能见到画着三白妆的女子,可谓是宋代的标志性妆面了。所谓“三白”,指的是将额头、下巴、鼻梁这三处着重涂白,以凸显面部的立体感,额头看上去更为宽广明亮,鼻梁更加高挺,下巴更为饱满 。这与我们今天化妆涂高光的思路,基本是一致的。
三白妆的前身,其实在唐代便已经出现。《唐人宫乐图》中的女子,面部施以胭脂,额头、鼻子和下巴则涂白色妆粉,与宋代三白妆在技法上相似。但二者所传达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。唐人化妆,喜爱大开大合的明艳,额头与鼻梁上的留白,实际上是为了衬托腮红,胭脂才是妆面中的主角,呈现出的是一副活力健康之美。
而宋代的三白妆则讲究色彩协调,白色区域与底妆自然过渡融合,尤其到了南宋,胭脂色彩愈发轻浅,妆粉突出,偏于恬静文雅。“三白妆”的画法,巧妙地避免了妆面因胭脂的缺位导致的扁平单调,看上去雅致的同时不失精致,因而得以更加流行。
除了“三白妆”,还有一种“檀晕妆”一度盛行。具体画法是把胭脂或朱红和白粉调和成浅粉红色的粉,叫做“檀粉”,以檀粉替代普通妆粉作为底妆。从原理上看,“檀晕妆”可以理解为“三白妆”的加强版,“三白妆”是在正常颜色的底妆上加三处高光,而“檀晕妆”则是将除了额头、下巴、鼻梁三处以外的区域打上“阴影”,二者异曲同工,均能突出面部的立体效果。
从妆容风格的变迁来看,我们认为,“檀晕妆”的流行应当早于“三白妆”,它与晚唐流行的“红妆”,显然是有着继承关系的,胭脂从“红妆”的朱红,到“檀晕妆”的粉红,再到“三白妆”的几乎不可见,变化脉络清晰,也符合时代审美的变化规律。明代杨慎在《词品》中对于“檀色”的解释可以印证这一观点:
“画家七十二色,有檀色,浅赭所合,词所谓‘檀画荔枝红’也。而妇女晕眉色似之。唐人诗词多用,试举其略。徐凝《宫中曲》云:‘檀妆惟约数条霞。’《花间词》云:‘背人匀檀注。’又‘钿昏檀粉泪纵横’,又云:‘檀画荔枝红,金蔓蜻蜓软。’又‘香檀细画侵桃脸’,又‘浅眉微敛注檀轻’,又‘何处恼佳人,檀痕衣上新’,又‘蛾慢脸,不语檀心一点。’‘歌声慢发开檀点,笑拈金靥。’伊孟昌《黄蜀葵》诗:‘檀点佳人喷异香。’杜衍《雨中荷花》诗:‘檀粉不勻香汗湿。’则又指花色似檀色也。东坡《梅》诗:‘鲛绡剪碎玉簪轻,檀晕妆成雪月明。肯伴老人春一醉,悬知欲落更多情。’唐宋妇女闺妆,面注檀痕,犹汉魏妇女之注玄的也。”